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菊园司法所联合上海市嘉定区律宏调解中心,走进嘉定区清水路小学,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校园暨模拟法庭实践”。本次活动以校园常见冲突为切入点,通过沉浸式模拟庭审,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司法魅力,在角色扮演中沉浸式学法律、明权责。
在校园生活中,同学间的小摩擦时有发生,可一旦处理不当,小矛盾便可能演变成大悲剧。近日,一场聚焦校园冲突法律后果的模拟法庭活动,在清水路小学展开,真实还原了一起因考试拒绝抄袭引发的校园悲剧,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悟法律的威严与守护。
上海市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理事长杜佳华律师提前剖析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结合《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讲解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让同学们理解案件背后的法理逻辑。案件围绕学生张某拒绝抄袭后与李某发生冲突、致人重伤展开。
随后学生们穿上法袍、制服,化身“法官”“检察官”“律师”,从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全流程复刻真实庭审场景。台上 “演员”神情严肃、逻辑清晰,台下观众聚精会神,仿佛置身真实法庭。在法庭教育环节,“法官”对“被告人”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强调了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后果,同时也鼓励在场的青少年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庭审结束后,杜律师现场点评角色扮演表现,并通过答疑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校园冲突”“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等问题。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让未成年人对法律程序和条文有了具象的认知。这场模拟法庭活动不仅让未成年人体验到了真实的法庭流程,更让他们在角色扮演与思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法治思维与规则意识,让“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融入生活的行为准则,为构建法治社会筑牢青少年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