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让法治理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助力他们成长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我们邀请了上海律宏律师事务所陈秋芝律师来到沁园居委,为沁园村的小朋友们送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
陈秋芝律师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以“法律年龄密码”为切入点,系统解读了不同年龄段对应的法律责任边界。她通过清晰的年龄划分,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到,从 8 岁具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到 12 岁起可能涉及部分严重犯罪的刑事责任,再到 14-16 岁对特定重罪需担责,直至 18 岁成年后承担完全法律责任,这一过程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责任的逐步叠加。这种解读帮助孩子们从源头认识到“成长即意味着责任”的法治内涵,为树立“知法守法”意识打下了基础。
针对校园及网络中的潜在风险,陈律师逐一剖析:起侮辱性外号涉嫌侵犯人格尊严,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开盒”、索要隐私照等行为侵犯隐私权,16 岁以上者可能涉刑;收取“保护费” 属违法,应坚决拒绝并求助。
为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陈律师还传授了“超实用自救工具箱”:遇到危险时践行“STOP 原则”,学会固定证据,牢记 12348 等安全要点,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了实用法律知识与自救技巧。
活动最后,陈秋芝律师强调,我国已构建起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涵盖《刑法》《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的全方位保护体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网络。她鼓励孩子们:“法律既是约束行为的‘红线’,更是保护成长的‘铠甲’,遇到问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普法讲座后,活动进入非遗簪花手工 DIY 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簪花技艺,当一件件精致的非遗簪花作品完成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本次非遗簪花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了学习压力。
此次活动通过“法治教育 + 文化体验”融合模式,在法治教育环节,通过法律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模拟等形式,青少年不仅系统了解了与自身相关的法律边界和维权方法,更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规则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健康成长筑起法治防线;课后开展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暑期精神文化生活。